古有苏东坡将月比婵娟,写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”的名句。历经数年直到现在为止,月似乎都是人们费尽笔墨欲将其描绘出神的东西。
独行在秋日的月夜,十五刚过的时候,月亮最圆。在寒冷的夜里像玉盘一般独悬天际,洒着清冷的光,星星点点都在述说悲凉。豪情的诗人在月下“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”;乐人则弹琴写曲,高歌其绝色;恋人用“白月光”来形容心爱的女子;友人却在外低吟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”
闺蜜在很远的南方读书,由于疫情影响,开学不断延期,致使今年中秋都没几天假期,难回家团圆。打电话的时候,总是给我抱怨,吃不到家乡的月饼。月色皎洁,我搬一把摇椅,躺在外婆家快凋尽的葡萄架下,透过稀疏的枝干,抬头看着天边的明月安慰她。不怕,你抬头看,我们看着同一轮明月呢!她扑哧就笑了“才不是呢,月是故乡明嘛!哪能一样呢?”你看,在外的游子,把思家的情绪都寄托给了月亮。
月的阴晴圆缺包含着人们太多的情愫,月的清冷温柔又被人们感叹了千万次。在我看来,月更像一位温柔似水的姑娘。纤纤素手弄清影,白衣袭袭,凡人难求。笑的时候就弯成新月,哭的时候索性躲进云里,掉簌簌的眼泪,落在人间。
深秋的夜,已经有了冬日的感觉,人们在月下匆忙,尘世的烟火在她的映照下都多了几分典雅。我欣喜于这难得的月色,恬静中透着高傲。那明月在距离地球几十万千米的遥远地方,承载着人类各式各样的快乐与忧伤,傲立于宇宙,闪耀着漆黑的夜空,熠熠生辉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