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光临山西榆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
客服热线:086-354-6633017
当前位置:企业文化 > 员工风采
企业文化
员工风采
“好事”的母亲

      这次回家,一进家门便看到邻居在和父母寒暄。我简单的打过招呼后,便从车里往家拿东西。这时,邻居也起身要走了,父母将邻居送走后,我随口问了句:“妈,海东来咱家有事来?”母亲说:“他儿子要结婚了,给女方的彩礼差点,问咱看能借给他一万不。”我说:“今年我爸身体不好,你们没有那么多钱借给他吧?”这时母亲接过我的话,开始数落我:“谁家没有个难处了,问人借钱,那是一件多么难开口的事,邻里之间更应该帮助,即使没有,转借也得接过这个面子,真是四十的人了,连这点道理都不懂!”母亲噼里啪啦的一顿数落,把我拉回到了记忆深处。

 


 

      母亲是村里出了名的“好事人”,不管谁家有事,有困难,母亲都会帮忙。记得上小学那会,邻居有个大哥哥考上了大学,可惜家里穷,实在凑不起学费,邻居伯伯又是个好面子的人,觉得大家都穷,问借钱张不开嘴。母亲知道后,没等邻居伯伯问,便把家里的钱和向大舅转借加起来的二百块给邻居送去。那几年,母亲都会借钱给邻居,直到那个哥哥把大学上完。若干年后,那个哥哥每次从外地回来,总要去看看母亲,因为他认为,在那个大家都贫困的年代里,母亲能慷慨解囊,借给他钱,实属不易,那份雪中送炭的情,他永远记得。邻居们谁家有事,只要问母亲帮忙,母亲总是乐呵呵的去帮忙,从来没有嫌麻烦过。

 


 

      母亲的“好事”不仅体现在借给别人钱上,帮助别人的事也很多。小时候村里面娶媳嫁女都是自己蒸馒头,而母亲是蒸馒头的一把好手,蒸馒头要“试碱”,母亲总是一下子就试好了,蒸出来的馒头又白又松软。所以每次村里有人家办事,总要叫母亲去帮忙。父亲经常会对我们说:“你妈,蒸馒头红遍了全村”。那会,村里人都是自己做鞋穿,邻居几个新娶来的媳妇不会针线活,都会来向母亲请教,母亲总是不厌其烦的教她们。那时候的冬天,每天炕上总是坐满了做鞋的姨姨、婶子、嫂嫂,她们一边拉家常,一边做着针线活,那股热闹劲使得家里温暖如春,笑声不断。邻居们但凡有个头疼脑热,母亲总会去看。特别是前院邻居老姑(以村里的辈分叫的),儿女都不在身边,母亲更是对她照料有加,只要家里有新鲜吃的,或做了饺子等,总要叫我们姐妹几个给送点。前几年,父母重新盖了房子,搬离了老院子。搬家的那天,几个老邻居很是舍不得父母搬走,觉得处了几十年就和亲人一样,母亲搬到新居后,也经常去看老邻居们。母亲的慷慨、好事不仅体现在她自己身上,还经常教育我们要多帮助别人,待人要真诚,远亲不如近邻,邻里关系要搞好。

 


 

      记得有一次,有个同事打电话问我借五千块钱。当时母亲正好在我家,知道后,立马劝我:“孩子,人家一定是有事,也觉得和你关系好,才张嘴问你借,问人借钱可是一件难事,一定要借给,你要没有,我给你先拿上。”我对母亲说:“我会借给的,谁叫我是你的女儿呢,我遗传了你爱帮别人的毛病。”去年,母亲去太原给小妹看孩子,几个月的时间已经和小区里的几个阿姨相处的很好。每次从家走,总要拿点小米、笨鸡蛋之类的土特产给那几个阿姨。听小妹说,以前他们小区里的人见面只是点头打一下招呼,自从母亲住了几个月后,小区里的几家走得近乎了起来,一家有事,总会有人帮忙,再不是人们所说的城市里钢筋水泥割断了人们的情谊。母亲,一个农村妇女用她的“好事”将邻里关系变得融洽了起来。

 

 

      母亲的“好事”换来的是邻里的融洽,换来的是别人的真心帮助。今年由于父亲身体不好,许多家里面的活,都是邻居们帮忙。父母走远门也不用担心家里的花没人浇,鸡没人喂,因为不用母亲张嘴,邻居们就自告奋勇来帮忙。

 


 

      母亲的大半辈子虽然不富有,但她却慷慨了大半辈子。母亲“好事”了大半辈子,换来的是与邻里之间的和睦融洽,换来的是乡亲们对她的尊敬。母亲用她的质朴、真诚、不怕吃亏、慷慨、好事潜移默化的教育了我们,使我们成为了她心目中希望的样子:真诚,与人为善。“乐于助人”是母亲一辈子的标签,母亲是富有的,因为她赢得了很多人的尊重。

返回主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