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得看过一篇文章,美国作家富兰克林写的《哨子》,主要讲述了作者很小的时候花了自己身上所有的钱买了一个哨子,却发现这个哨子带来的烦恼远远超过了带给自己的快乐。进而思考人们为什么为了不值得的东西付出太多代价。

没有人会清晰地去选择一个远远超出了实际价值的“哨子”。而当初的选择,是因为懵懂、冲动、欣赏,而倾其所有去得到。年轻的时候,总觉的会有那么一些东西是值得付出一切的,总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命运。于是可以奋不顾身,一次次碰的头破血流,却仍不自省,以为那就是我所要达到的目标。

随着年龄的增长,思想的成熟,渐渐的没有了冲动,没有了不顾一切的激情。开始真正的思考问题,开始变得计较得失,开始让自己变的圆滑世故,学会在人群中随着微笑。他们说这就是成熟,这就是责任,这就是生活。

开始追求安稳或一成不变的生活。于是乎,就这样的成熟起来,学会了分辨、学会了思考、学会了妥协。但唯有那样的一个“哨子”,那样的一个远远超出了实际价值的“哨子”,仍然存在着。以前是因为喜欢,而现在则是习惯。

如这篇文章结尾写的那样:“总之,我认为他们所遭受的人类很大一部分悲苦,都是由于他们对事物的价值作出错误的估价而造成的,都是为他们的哨子付出了太高的代价。”那样子的人啊!为了他的哨子,付出了太高的代价,于是活着像一个永不停歇的陀螺。放平心态,看淡一切。哨子!擦亮眼睛,它就只是一个哨子而已!还原它本来的样子,在想明白的那一刻,一身轻松!

(张小兰)
|